到2018年底,浙江要將一般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壓減至100個工作日以內;到2019年6月底,基本建成全省統(tǒng)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系,將浙江建設成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最少、報批流程最簡、辦事效率最高、群眾和企業(yè)獲得感最強的省份。
8月16日下午,浙江省政府專門在杭州召開了全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動員部署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浙江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已正式發(fā)布。浙江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進入全面鋪開和加速推進階段。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是一場刀刃向內的一場自我革命。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工作,多次強調,要清理廢除妨礙統(tǒng)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guī)定和做法,激發(fā)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實施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營造穩(wěn)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huán)境。
今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要求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牽頭負責提升辦理建筑許可指標排名專項行動。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再減一半”的要求。全國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浙江作為唯一的試點省,與其他15個城市一道列入全國的試點。
浙江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地,許多改革已經走在全國前列,在國務院辦公廳通報的部分地方28項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典型做法中,浙江省的“施工圖聯審”、“區(qū)域能評”和“區(qū)域環(huán)評”、“標準地”改革、“竣工測驗合一”等都名列其中,省建設廳及時進行總結深化,不斷夯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基礎。同時,浙江省不少地方大膽探索,積極實踐,舟山市開通了全國首個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全覆蓋審批管理系統(tǒng),衢州市建成了建筑施工許可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并發(fā)出全省首張“施工許可電子證書”。省建設廳也及時推廣好的經驗做法,讓各地改革試點工作少走彎路、減少折騰。
這次改革的工作目標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到今年年底,11市基本建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框架和管理系統(tǒng),一般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壓減至100個工作日以內;第二階段是到明年6月底,基本建成全省統(tǒng)一的審批和管理體系。根據國家要求,2018年試點地區(qū)要將全流程審批時間壓減至120個工作日,浙江省將目標定為100個工作日以內,真正實現“最多跑一次、最多一百天”。
《方案》強調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和公共設施接入服務的全流程整合審批環(huán)節(jié)。對立項用地規(guī)劃許可階段,推廣“標準地”改革經驗,建立建設條件一次性集成告知制度,實行建設用地規(guī)劃許可證即時辦理;對工程建設許可階段,設計方案實行承諾或聯審機制;對施工許可階段,深化施工圖聯審機制,圖審通過后即辦施工許可手續(xù);對竣工驗收階段,全面推廣“竣工測驗合一”改革,實行竣工驗收備案一次辦理。
同時,打造 “一張藍圖”統(tǒng)籌項目實施,“一個系統(tǒng)”實施統(tǒng)一管理,“一個窗口”提供綜合服務,“一張表單”整合申報材料,“一套機制”規(guī)范審批運行的“五個一”的審批體系。
去年浙江省已全面實現施工圖在線無紙化聯合審查,建立了施工圖電子圖檔數據庫,為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在線辦理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斗桨浮钒凑照當底只D型部署,實現建設用地紅線圖、工程設計方案圖、施工圖和竣工測繪圖等資料一網歸集、傳輸和存儲,并與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jiān)管平臺互聯互通、融合應用,推動項目審批全流程在線無紙化辦理。
在監(jiān)管方面,《方案》強調加強事中事后監(jiān)管,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jiān)管,加大監(jiān)督檢查力度,嚴肅查處違法違規(guī)行為。
“省政府印發(fā)的《浙江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是指導浙江省改革試點工作的‘施工圖‘,我們一定要‘按圖施工’,不折不扣抓好改革試點各項任務的落細落實。”會上,省建設廳廳長項永丹說。(記者 方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