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16日消息(記者王晶)與上周的暴雨帶來的涼意相比,16日外出的北京市民明顯感受到了“三伏天”的威力。而這樣的天氣對環(huán)衛(wèi)工人、快遞員等戶外工作者來說,著實是一種“考驗”。因此,作為戶外勞動者工作之余休息的地方,驛站的建設尤為重要。

  貴州省貴陽市花溪環(huán)衛(wèi)職工休息站,方便戶外工作者歇腳納涼,場所寬敞,設施完備,室內外環(huán)境優(yōu)良,有專人維護。圖為一位環(huán)衛(wèi)工人在服務站內加熱午飯(央廣網發(fā) 貴州省總工會權益保障與法律工作部供圖)

  7月16日起,全國正式“入伏”。今年的“三伏”長達40天,針對環(huán)衛(wèi)工人等戶外勞動者“吃飯難、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等實際問題,記者從多地工會組織了解到,接下來,貴州、安徽、湖北等地將加大戶外“愛心驛站”的建設。

  實際上,2019年,河南、安徽、廣西、黑龍江等地工會就把建設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列為當地工會的重點工作。其中,河南省總工會拿出2000萬元實行站點補貼,黑龍江省總工會將戶外勞動者“愛心驛站”建設列為工會與政府聯席會議的主要議題。此外,甘肅省瑪曲縣總工會的戶外勞動者“愛心驛站”還打破了慣例,不僅配備了應急醫(yī)藥箱、移動充電寶、書籍報刊、雨傘等設備和物品,還設有衛(wèi)生間,同時也安排了專人負責日常管理和維護,以確保驛站整潔、衛(wèi)生。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底,各級工會采取各種方式建設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2萬多個,累計投入資金3億多元,服務以農民工為主體的戶外勞動者群體300多萬人。不僅如此,在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帶動下,建設銀行、郵儲銀行、陽光保險及諸多地方金融機構也積極投身站點建設工作。

  據中華全國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服務站點雖設施簡單、投資不大,但成效顯著,通過推進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改善了戶外勞動者的勞動條件,為戶外勞動者提供“渴了能喝水、熱了能乘涼、冷了能取暖”的“歇腳處”,解決了實際困難。

  記者注意到,2020年5月,中華全國總工會還曾印發(fā)《關于規(guī)范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從服務對象、建設原則和方式、建設標準、運行和管理、評價考核監(jiān)督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指導各級工會進一步創(chuàng)新站點工作方式方法,拓展站點服務功能,整合站點服務手段,提高站點服務職工精準化水平。

  中華全國總工會表示,下一步將聯系協調相關政府部門、引導社會公益組織和愛心企業(yè)參與到服務農民工工作中來,創(chuàng)造更多農民工易于接受、貼近農民工生活、具有工會特色的服務活動和品牌。爭取把站點建設成改善戶外勞動者勞動條件的平臺,宣傳和教育戶外勞動者的陣地,樹立工會形象、彰顯工會作為的窗口和全社會奉獻愛心傳遞正能量的紐帶與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