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李霈韻 攝
中新網北京11月20日電(袁秀月)“你每次學到的知識,都是保護孩子遠離風險的盔甲”、“當孩子不能完整表達時,父母應該站出來,阻止旁人對孩子的戲弄行為”、“祖孫三代滾下扶梯,只因做了這件事,帶娃出行一定要注意”……
這是80后媽媽楊華的朋友圈日常,自從生了孩子后,任何與孩子相關的細枝末節(jié)都能激起她的緊張情緒,而現(xiàn)在,她的孩子還不滿一歲。
懷孕后不久楊華就辭了職,專心在家休養(yǎng)。她和丈夫都是家里的老大,這個孩子是雙方家庭的第一個孩子,雙方父母也很樂意幫他們照料。但楊華還是堅持自己來帶,盡管這意味著,她回歸職場的日子將會一推再推。
買育兒書籍,聽育兒課程,瀏覽各類育兒公眾號,逛網絡論壇,楊華每天都會接收到無數(shù)育兒信息,她看了之后還會發(fā)到家庭群,督促所有家庭成員學習。然而即使如此,楊華心頭的焦慮還是不能消散。
孩子再大點還要上幼兒園、上小學、上中學,“感覺上了一條‘賊船’,停不下來了!睏钊A苦笑。
這種焦慮并不屬于她一個人。對于整個80后一代來講,教育焦慮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重要一部分。作為80后的“末尾”,楊華還不能完全理解她的“前輩們”在教育上付出了什么。
時代變了,教育焦慮也以另一種形象進入公共視野。“上海某小學競選家委會堪比競選CEO”、“家長轉發(fā)心靈雞湯被踢出家長群”、“老師發(fā)信息家長火速點贊”等等新聞也只不過是焦慮的一個注腳。
資料圖。 張婭子 攝
為何焦慮?
楊華和丈夫在讀碩士時相識,之后經歷了丈夫出國留學、回國找工作,最后兩人選擇留在上海。丈夫從小就是好學生,理科很好,家庭也有能力支撐他安心地讀書。但楊華就不同了,從一個縣城中學到普通大學再到知名高校的碩士,楊華一直有種“拼命三娘”的氣勢。
“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都太粗放了,我不想我的孩子也是這樣。”楊華說。
而這種期望也成為80后父母焦慮的重要來源——除了良好的物質環(huán)境,他們還期望給孩子高質量的教育環(huán)境。
作為改革開放后的第一代,也是計劃生育下成長的一代,80后們從小就經歷了社會變遷,物質生活日益豐富,但長大后面對的現(xiàn)實壓力也不小。80后受教育程度普遍比父輩高,但是卻不比90后和00后所受教育的豐富性,因此在面對下一代的教育時,他們的要求也較高。
楊華學的是外語,丈夫又留過學,所以她希望孩子利用家里的條件來學習,“尤其是口語,想讓他更接近英語為母語的孩子,讓這成為他的一把鑰匙!
28歲——37歲,80后已成為當下社會的重要中堅力量。他們大多沒有家世和財富支撐,只能依靠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生活。而教育焦慮,幾乎是全世界父母都有的特征。他們辛辛苦苦攢下錢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不僅要報各種班,自己也要親力親為,幫孩子做作業(yè)、陪孩子參加各類活動、和老師打好關系、幫孩子贏得更好的資源等等。
近日見諸報端的上海某小學競選家委會事件中,各位家長卯著勁競選,怕是這種焦慮的極致體現(xiàn)。華中師范大學教授范先佐曾對媒體表示,這是家長對孩子的升學焦慮所引發(fā)的問題,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資料圖。張云 攝
焦慮背后
從古至今,教育都是值得重視的話題,教育焦慮也不是80后的專屬。只不過,今天的教育焦慮背后還有更多的現(xiàn)實因素。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在評論上海家委會事件時曾表示,設立家委會本是學校推進現(xiàn)代治理的舉措之一,是代表受教育者來維護受教育者的權利,拼資源、拼人脈是對家委會的錯誤理解。
這種錯誤理解又豈止在家委會上,學校禁止補課,家長就將孩子送到各類培訓機構;設立微信家長群本是為了便于溝通,最后卻變成家長“獻媚”老師的途徑;說著想讓孩子快樂成長,卻不斷讓孩子奔波于補習班中……
激烈的社會競爭壓力和并不均衡的教育資源分配,讓家長們原本就不太淡定的心變得愈發(fā)焦急起來。從幼兒園開始,每一道當口都伴隨著家長們各種形式的暗暗較勁,不管是自愿還是被迫。
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殷飛曾對媒體表示,要緩解家長的焦慮,則要推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均衡,豐富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供給,從根本上打破不健康的教育生態(tài)。
另一方面,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教育資源的慢慢均衡,需要反思的還有家長們。教育不是一個修羅場,家長的考慮固然有道理,但也應考慮孩子的想法。隨時繃著神經讓孩子沖刺,也不見得能夠贏得孩子滿意的人生。在焦慮的同時,也該保持一定的理性。
“教育不只是考上名牌大學,而是塑人!睏钊A最近也開始準備回去工作,她說,最重要的是家長以身作則,努力工作、學習、生活,這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完)(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名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