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刀為筆、以木石竹為紙,繪就了一幅幅生動傳神的雕刻畫卷,擇一業(yè),守一生,不為繁華易匠心,不舍初心得始終。
11月13日,走進湖南省邵陽市北塔區(qū)狀元洲街道湘楊寶慶木雕工作室中,兩旁陳列一件件精美的根雕、石雕、竹雕作品,有栩栩如生、毛發(fā)畢現(xiàn)的動物,有山川壯麗、氣勢恢宏的自然風景,它們不僅是自然的饋贈,更是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楊石生,一位在根雕石雕竹雕領域默默耕耘了四十余年的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用心血與汗水雕琢的藝術結晶。
楊石生為雕刻愛好者介紹作品創(chuàng)作靈感(劉恩權 供圖)
“聞著木香覺得心安”
自幼,楊石生便對木頭有著不解之緣。1963年出生在武岡的楊石生,家族世代以雕花木匠為生,家中彌漫著木頭的芬芳與鋸鑿的交響。父親有意培養(yǎng)楊石生,從兩歲時,每次外出做工總會帶著年幼的楊石生,父親用鑿子鑿木床上的花紋,楊石生坐在一旁的木屑堆里,有樣學樣地跟著父親敲敲打打。
楊石生的雕刻工具(劉恩權 供圖)
他常常在木材堆旁一坐就是半天,小手好奇地撫摸著木材粗糙或光滑的表面,感受著木材的紋理。他會對著一塊有著奇特形狀的木頭發(fā)呆,腦海里浮現(xiàn)出各種奇妙的想象。有時候,他看到一塊彎曲的木頭,就仿佛看到了一只正在跳躍的小鹿;而一塊有著瘤結的木頭,在他眼中可能是一位沉思的老者的頭部。
聞著木香漸漸成長,這種幼年時期與木材結下的不解之緣,逐漸演變成了對根雕藝術的熱愛。他對木頭產(chǎn)生了深厚的情感,仿佛每一根木頭都蘊含著生命與故事。他開始嘗試自己動手,用簡單的工具在一些廢棄的木頭上刻畫、雕琢。那些曾經(jīng)在腦海里無數(shù)次浮現(xiàn)的想象,慢慢地在他的手下變成了一個個初具雛形的作品。
楊石生竹雕作品《寶慶古八景》(劉恩權 供圖)
于是,他選擇了雕刻這條藝術之路,決定用刻刀去挖掘木頭背后的靈魂。
刻刀快速翻轉幾下,五十年光景過去了。他經(jīng)歷了從青澀到成熟的蛻變,也見證了根石竹雕刻藝術從被忽視到逐漸受到人們喜愛的轉變。他的作品,從最初的簡單粗糙,到如今的精美絕倫,無不凝聚著他的心血與汗水。他把對生活的熱愛,融入每一次的創(chuàng)作之中。
“在那些最難熬、最寂寞的時候,聞著木香總能讓我心安”,楊石生如是說。
“幫它們述說故事”
11月14日,楊石生將帶著他最新的石雕作品《風華正茂》去岳陽參加展覽,將是這件作品第一次在省級展覽上亮相。楊石生用柔軟的毛巾仔細地擦拭著《風華正茂》每一處細節(jié),完畢后被放置在玻璃展示臺中,一株茂盛的藤蔓上結出碩大的葡萄,頂部顏色較深,葡萄像是成熟,底部則呈現(xiàn)半熟狀態(tài),枝枝蔓蔓,栩栩如生,勃勃生機撲面而來。這塊精美作品背后,還有一段故事。
楊石生石雕作品《風華正茂》(劉恩權 供圖)
2022年,楊石生竹雕作品《長征萬里圖》成功入圍第十五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他受邀去杭州市余杭區(qū)參加頒獎典禮。盛會結束后,楊石生沒有立即回家,而是選擇繼續(xù)留在浙江,多年創(chuàng)作他養(yǎng)成的習慣,不管到哪座城市參展,總要去當?shù)氐牟牧鲜袌觥疤越稹,去尋找根雕、石雕材料。一個月的時間,都沒能讓楊石生尋找到一件滿意的材料,直到到青田市,他看到一塊石材,只見石材上端呈現(xiàn)黃褐色,下端是暖白色,燈光照耀下通體透明,沒有一絲雜質瑕斑,楊石生立即買下了這塊材料,經(jīng)過反復思忖,終于定下了制作思路,才有了作品《風華正茂》。
楊石生坦言,無論是根雕還是石雕竹雕,選材對創(chuàng)作來說至關重要,一塊好的材料是作品成功的一半,它們本來就有生命,后天的創(chuàng)作只是幫助材料展現(xiàn)出它的天然美感。他笑稱自己掌握了和材料的靈魂對話能力,替它們述說屬于它們的故事。
楊石生工作室陳列各種根雕、石雕、竹雕作品,這些作品的用材有河邊散步時撿拾到的普通鵝卵石,也有機緣巧合得到的根抱石和異形竹材,也有價值不菲的金絲楠陰沉木,任何材料在他手中,都被賦予了生命,他盡情地感受材料表面,感受它的質地和紋路,在靈魂對話中,他心里有了作品的模樣。
他的作品,既有大氣磅礴的山水畫卷,那層層疊疊的山巒、奔騰而下的瀑布,仿佛能讓人聽到水流的轟鳴;也有細膩入微的人物肖像,人物的神態(tài)、表情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會從作品中走出來。
“我這輩子做好這一件事”
一件作品,少則十天半月,多則幾年,楊石生將畢生全部的熱情與精力都傾注在了雕刻藝術上。
“人到70古來稀,這輩子我只想做好這一件事!迸紶栭e來無事,他用撿來的鵝卵石或木樁為孫子雕刻一件玩具,雕一只憨態(tài)可掬的小狗,一只靈活奔騰的小鹿。雕刻占據(jù)了他所有的生活,于楊石生而言,雕刻是傳承、是守護、是工作、是熱愛、是娛樂……在工作室中,醉心于創(chuàng)作,寒來暑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雕琢著,每一次刻刀的落下,都是他對藝術的無盡追求和對匠心的執(zhí)著堅守。
大隱隱于市,高手在身邊。多年來,楊石生除了外出參展,便在工作室中創(chuàng)作,工作室位于北塔區(qū)江北建材市場中,他偶爾也與鄰居們閑聊,鄰居們不知道眼前這個,留著長發(fā)笑容可掬整天擺弄石頭樹根竹材的老頭是什么來頭,事實上,楊石生的作品早就名聲在外。他的竹雕《雨過家山新》獲2019年第六屆中國民間藝術示范展金獎;大型竹雕《長征萬里圖》在2021湖南省工藝美術精品展中榮獲金獎,并被評為“第十五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優(yōu)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入圍作品,并榮獲第二屆湖南省文學藝術獎;根雕《險崖幽居》在第十九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手工藝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2018年“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從2017年等榮獲二十多項國家級金、銀大獎,竹雕《復興之路》被國家一級博物館南京博物總館永久珍藏,雕刻《衛(wèi)我中華》被湖南省瀟湘工藝美術館永久珍藏,竹根雕《竹藝情》《眾志成城抗疫魔》被邵陽市博物館永久珍藏。
楊石生認為傳統(tǒng)技藝人不能故步自封、因循守舊,而應當不斷求新求變,順應時代潮流,在雕刻中融入新時代的元素,創(chuàng)作出符合現(xiàn)代人喜好的作品。他2016年參加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研修研習計劃湖南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雕刻培訓班學習,2020年參加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非遺扶貧就業(yè)工坊負責人培訓班學習,2023年參加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主辦福州大學工藝美術學院承辦的“中國民協(xié)‘山花英才’培訓計劃:文藝兩新人才培訓班”學習。
楊石生根雕作品《芙蓉鎮(zhèn)之歌》(劉恩權 供圖)
因木結緣,楊石生用一生的時光,默默耕耘在雕刻的藝術世界里。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他對自然的敬畏、對藝術的熱愛和對匠心的堅守的見證。在這個嘈雜忙碌的世界中,他的故事如清流一般,不忘內(nèi)心的寧靜與堅守。
真正的藝術,是用心雕琢的時光,是匠心獨運的傳奇。而楊石生正是這樣一位用匠心筑夢的雕刻大師。(劉恩權)
關注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