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昨天(5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節(jié)。隨著低碳環(huán)保理念深入人心,鮮花、植樹等綠色祭祀方式逐漸替代了傳統(tǒng)的燒紙、焚香。集中祭奠、網絡祭祀、追思會等新型祭祀方式也漸成風尚。 2018-4-6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想著你的樣子,沉淀著悠長的思念。在這個慎終追遠的日子里,我們以追思會的形式,思舊還親,追憶親人。
在河北衡水阜城東南關村舉行的清明追思會上,村民們低頭靜默,追憶故人。一段段感人至深的家風故事、一句句飽含深意的家訓,讓大家在懷念親人的同時,也感受到一種滿滿的正能量。
村民尚紅霞:用這種方式祭奠親人,雖然簡單,但是文明莊重,絲毫沒有沖淡我的哀思。
在山東淄博的玉皇陵公墓,市民陳女士點了一首父親生前特別喜歡的《紅梅贊》。
陳女士:我對我父親挺懷念的,今天給他點這首《紅梅贊》,是他喜歡的歌曲。
淄博市追思音樂會藝術團團長平中生介紹,追思音樂會這種通過歌聲追憶親人的方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平中生:要從正面給人一種鼓勵,我們在準備曲目過程中,曲目包括懷念父親、母親,懷念戰(zhàn)友、懷念愛人,這些曲目內容都比較全。
記者在采訪中看到,各地的陵園墓地已經沒有了傳統(tǒng)的煙火繚繞。更多地區(qū)的廣大群眾紛紛選擇植樹綠化等綠色環(huán)保方式祭奠親人。
在江西省萍鄉(xiāng)市麻山幸福自然村,村民們聚集在村頭的集中祭祀點祭奠故人。他們獻上艾米果、草莓、菊花等祭品,表達哀思。
村民劉守田:村上自發(fā)建一個新型的祭掃的場地,既不燒紙錢,也不用香火,既保青山不失火,又環(huán)保又文明。
安徽省安慶市大龍山地區(qū)一度是 “青山白化”重災區(qū)。清明期間,地方政府舉辦鮮花換鞭炮活動,鼓勵村民百姓綠色祭祀、文明祭祀。
村民孫三華:今天我?guī)е夼谶^來,現(xiàn)在把鞭炮和獻花對換一下,我個人感覺挺好的,要把這種方式繼續(xù)傳承下去。
在山西省運城市垣曲縣東峰山龍須溝墓區(qū)入口處,林業(yè)部門一方面勸阻群眾不要帶火種火源,一方面免費發(fā)放側柏樹苗。
垣曲縣林業(yè)局副局長王為民:通過這幾年的努力,老百姓的觀念有了很大轉變,上山不帶紙錢,不放鞭炮,而是帶上鮮花和樹苗為親人上墳,形成了一種文明祭祀的新風尚。